記者李佩勳/雲林報導
為感謝長青食堂辦理單位及志工廚工辛勞與貢獻,雲林縣政府今(29)日舉辦「食志名歸,快樂奉獻」社區福利深化,暨112年長青食堂績優單位及志工表揚活動,共計表揚16個績優單位及120位績優志工(含廚工),感謝志工為社區居民提供營養美味的餐飲服務,無私奉獻讓長輩得到最好照顧。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高齡化縣市,自她上任以來,長青食堂呈加倍成長,截至今年6月底止,從原先的66處增加為165處(含麥寮自辦11處);原先中午僅3千人共餐,迄今增長到每天有1萬3千餘名,還有千餘名志工提供長輩用餐服務。縣內各食堂及據點,同心協力布建縝密的社會福利服務網絡,提供長輩走進社區,一起呷飯配話話家常。
長青食堂不只是讓長輩走出戶外,增加社會參與率,同時連結雲林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確保食安健康及營養均衡,透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健康促進、預防延緩失能等課程,守護長者身心靈健康,讓長輩能延緩失智及老化,減輕出外子女對父母的擔憂,讓雲林長輩活到老、學到老、快樂老化。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縣府積極打造長輩在地健康老化的長照樂齡環境,社會處針對縣內長青食堂每一位長輩,一年約編列7千多元的補助用餐食材費用,加上食堂內部的設備添購等,合計編列預算超過1億6千萬元,就是希望長輩在長青食堂能有最舒適的用餐環境。雲林縣長青食堂做為全國典範,期望營造長輩健康在地、健康老化,讓年輕人能放心託付長輩出外打拼。
▲本次表揚16個長青食堂績優單位。(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本次表揚長青食堂志工中,最年長的為服務於雲林縣斗六市保長社區發展協會劉水忍(右五)。(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關於此 post 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