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佩勳/雲林報導
雲林縣今(20)日新增8例登革熱確定病例,均居住在古坑鄉。其中2例為8日及11日通報疑似個案,經醫院通報確診。另6例則由衛生局進行到宅及社區篩檢NS1陰性,但經疾管署檢驗為IgG抗體陽性,顯示這些個案已感染一段時間。截至目前,疾管署檢驗確診總病例數已達67例,其中古坑鄉報告59例(東和村7例、高林村2例、荷苞村45例、古坑村1例、水碓村4例),斗六市6例(鎮南里1例、仁愛里1例、公正里1例、溪洲里2例、成功里1例),臺西鄉海口村及虎尾鎮公安里1例。當地防疫人員立即對個案居住地和工作地進行室內外化學防治,並動員孳生源清除和病媒蚊密度調查等工作。同時進行附近居民健康監視及對發燒症狀就醫的民眾進行追踨關懷等防疫措施,期能降低疫情擴散風險。
為儘早發現社區潛藏病例,雲林縣鼓勵醫院和基層診所加強通報作業,張麗善縣長提醒鄉親若出現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務必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和旅遊史。由於第一型登革病毒感染症狀不明顯,與感冒或新冠肺炎感染症狀相似,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若發現有發燒、肌肉酸痛、腹瀉、嘔吐等疑似登革熱症狀之個案,可配合使用登革熱 NS1 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立即通報。自7/21起通報只要經疾管署確認確診,可獲得五百元獎勵。
張麗善表示,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尤其是前往農園工作者,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或是佩戴袖套及防蚊帽等防護裝備,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而確診登革熱的民眾,請務必注意出現症狀後五天內盡量在家休養,若非必要請不要外出,並且做好自身及周遭防蚊措施,穿著長袖衣褲及睡覺時吊掛蚊帳,避免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將體內的登革病毒散播出去,感染到最親近的家人或周遭的鄰居。
衛生局指出,只要有0.5公分積水就會成為孳生病媒蚊孑孓大溫床,提醒民眾雨後應特別注意,儘快檢視家戶內外積水容器,例如桶、缸、甕、花盆及各式底盤、帆布凹陷處、廢棄輪胎等應即刻清除,持續使用的容器請倒置或加蓋,而古坑竹林常見筍農採收後的竹筍,留下的竹筒洞也會積水,雨後未及時倒除的積水最易形成病媒蚊孳生源,能形成孳生源,更提高登革熱傳播風險。沒有孳生源,就沒有病媒蚊;沒有病媒蚊,就沒有登革熱,確保社區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關於此 post 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