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佩勳/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為響應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特別宣布2023年為雲林「減碳生活行動年」,並展開全境植樹活動。今5日上午縣府與大埤鄉公所攜手合作,在大埤鄉南和幸福車站及公共菜圃周邊進行植樹工作,新植印度紫檀、七里香等樹種,美化綠化面積近1000平方公尺。
雲林縣政府回應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將2023年定為「減碳生活行動年」,啟動全境植樹活動。今年度,縣府將與各公所合作,在20個鄉鎮市區種植20萬棵樹,面積約11.8公頃。不同環境和季節將選擇適合的樹種,在山區、海區和平原創造多樣風貌的四季景觀。張麗善強調,減碳生活行動從種樹開始,不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溫室效應,還為人們提供遮陽和美景的休憩場所。她呼籲每個人也能從自身做起,如綠化住家周圍環境,節約能源和水資源,一起建立低碳環保的雲林。
▲大埤減碳植樹活動今(5)日上場(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城鄉處長林長造表示,此次活動特邀景觀總顧問規劃大埤的風土人情和生態環境,選擇印度紫檀和七里香等適合的樹種,注重生態保育,希望大埤鄉成為具環保和生態教育價值的休憩場所。今日活動以擇南和村為示範,接下來將推廣到大埤其他14村落。他感謝大埤鄉林鄉長、公所團隊和南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曾碧桑的協助和參與。他相信透過公私合作,能使這項工作更有意義,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並期待活動能吸引社區共同響應減碳生活。
關於此 post 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