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之穎/嘉市報導
「國際交流」這個名詞對於許多國中小學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教育部大力推動國際教育1.0及國際教育2.0。然而,首次嘗試與加州洪堡縣Alice Birney小學跨越太平洋進行交流的志航國小,憑藉代表台灣、嘉義市及自己學校的飲食、服裝、玩具等文化特色,並展現滿滿的愛心,成功讓遠方的師生們喜愛台灣,也對嘉義市及志航國小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場跨國交流課程的成功,讓師生們深刻體驗到國際交流的重要性,也為小學生外交留下了美好的篇章。
▲嘉義市志航國小與加州洪堡縣Alice Birney小學進行文化箱交流活動。(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黃敏惠市長和加州洪堡縣副教育廳Colby Smart於2021年8月簽署了一份教育合作備忘錄(MOU),得益於中正大學教育所鄭勝耀所長的介紹,希望藉此促進嘉義市與加州之間更多的教育交流與合作。在教育處林立生處長的全力支持和推動下,去年9月,志航國小有幸與位於洪堡縣Erica的Alice Birney小學建立聯繫,並開始在線上進行交流和討論,這是一個交流學校的機會。兩校的校長帶領教學團隊進行了交流,希望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兩所學校的「校名」都是以人名為基礎,不同之處在於Alice Birney小學是一所從幼兒園到小學五年級(K-5)的學校,而志航國小是一所從一年級到六年級(1-6)的學校。▲加州洪堡縣Alice Birney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志航國小校長鄭宛鈺表示,文化箱(Culture Box)活動是與Alice Birney小學教學群合作的交流活動之一。雙方教師先在線上討論分享的「種類」,例如食物、童玩、手製卡片、書籍、服飾等,然後由各班級按照種類放入對應的「物品」,學生們通過老師引導進行討論,以增加參與感,並親手打包放入箱子中,再由主任幫忙寄出。志航國小在過年前寄出文化箱,各班級放入不同代表中國新年的春聯、吊飾,手繪免年與阿里山小火車的賀卡,以及代表嘉義市的方塊酥名產和管樂節的手搖旗等,讓對方的學生驚喜不已。Alice Birney小學在三月寄到志航國小的文化箱中,裝滿書籍、糖果、餅干、衣服、手製卡片和明信片等,其中六年四班的文化箱還附上一條手製的珠貝項鍊和一本當地原住民口耳相傳的故事繪本”Fire Run”,讓志航學生了解當地文化。
志航國小教務主任石志堅認為,這是一項意義深遠的交流活動,兩校教學群的合作讓學生們獲得豐富的體驗,學生們分享了文化箱中的物品,例如糖果、書籍和手工製品等。這些物品讓學生們感到新奇和興奮,並且讓他們對彼此的文化更有了解和興趣。學生們透過這次活動,體驗了跨國跨校的文化思維和擴展了他們的國際視野。活動也讓兩所學校能夠連接起來,創造回憶,並且從中學習到更多。未來,志航國小和Alice Birney小學還有更多跨國交流計畫,相信透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們能夠更好地認識世界和自己的地位,培養國際視野。
關於此 post 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