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威果科技創辦人李厚寬與嘉義縣中埔鄉幸福有機草莓農場合作,成功導入智慧設備管理田間,種植面積比過往多了三倍,同時也提高了產量,獲得更多的利潤。透過科技數據分析,李厚寬定位了台灣農業面臨的三大問題:休耕土地不斷上升、政府長期補助農民積習難改,以及缺乏年輕人從事農業。為此,他提出了翻轉台灣農業的方案,並親自嘗試實行,吸引年輕人返鄉從農。縣長翁章梁也對此給予關注,並與李厚寬探討農業經營模式的改變。
李厚寬過去在荷蘭從事科技業,是智慧農業的經銷商,他表示,看到台灣農業面臨的困境後,決定回到台灣第一線從農。他指出,台灣農業的三大問題需要解決,而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思維。他舉例指出,台灣的筆記型電腦科技在全球市場上表現良好,但最強大的人工智慧技術卻不是由我們開發的,科技可以提高效率,並使測量數據更為準確,但思維無法完全依靠工具來轉變。
李厚寬說,過去在荷蘭賣感應器客戶使用成效都不錯,但到台灣賣卻常被客戶抱怨,他開始思考國外投資成本與規模難以複製進台灣,因此提出核心主張將農場當成超商經營,導入科技、加盟、訓練等,「改變心態就能改變生意模式!」,也預告今年底會繼續找農場合作開第二家,如此解決休耕土地問題,改變思維就能在不同國家以不同品種、方式拓展。
▲中埔幸福有機草莓農場,智慧科技提高產量。(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至於如何吸引年輕人回家?李厚寬射出三支箭,第一是告訴他們農業可以賺錢、而且比以前多很多;第二是溝通不全憑經驗,而是以可傳承的科學化角度切入;第三則是告訴他們農業也可以出國比賽,接軌國際,未來希望可以讓國際認識嘉義農產生態,他強調一旦塑造起環境,年輕人加入後可以發揮的舞台就變大,市場機會也更寬廣。
李厚寬表示,他現在深耕嘉義打拼溫室精準農業,盼以自身經驗打動更多年輕人,塑造嘉義成為智慧農業中心的形象並走向國際,現在他能靠有機草莓賺到利潤,之後也會開發更多逐步擴張到不同地區,年輕人就能一起加入,包括資本、智農系統、管理制度、果物銷售全由威果負責,而農民地主可擔任顧問指導,抽取營業額賺取收入,休耕、補助、缺人問題就可隨之解決。
翁章梁說,智慧科技能免除沒經驗年輕人對從農的恐懼,以往在烈日田間工作時間很長,但透過科技遠端操控便可彈性規劃工作樣態,不像以前要待在田間很久,希望這樣的新模式讓年輕人從農後能通過量產、通路分享利潤,例如利潤90%歸販售者、10%歸設備投資商等,嘗試推動讓年輕人從農有收入、土地地主及設備投資商有利潤,兩全其美。
▲智慧科技導入種植有機草莓。(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關於此 post 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