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2024年嘉義縣布袋候鳥季正式登場, 2日在布袋濕地生態園區舉辦「布袋候鳥季~聽春語•看春羽」活動,藉此推動候鳥經濟。縣長翁章梁、財政部國有財產署長曾國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許宗民等人也特別到場,與愛鳥人士共同欣賞春季水鳥之美,同時提出「濕地賞鳥生活圈」概念,將賞鳥活動結合在地特色、觀光產業,透過濕地保育,盼打造人與候鳥共存宜居的好環境。
台灣位處東亞澳洲遷徙線上,是大量候鳥南來北往必經之地,偌大布袋鹽田濕地是候鳥度冬棲息安身之所,也是提供過境水鳥長途飛行補充體力的中繼站;布袋濕地生態園區為國家級重要濕地,前身是六、七區鹽田,14年前由嘉義縣政府打造成濕地生態園區,在鹽田中建造水中島,供給水鳥棲息利用。
園區內保留昔日鹽業相關設施,如洗鹽場等,且生態園區內呈現淺水灘地的型態,棲地品質良好,鳥況極佳,經常可見琵嘴鴨、赤頸鴨、尖尾鴨、紅嘴鷗、黑腹燕鷗、反嘴鴴、青足鷸、小青足鷸、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等在覓食、休息。
今日活動有40多處市集攤位展示及相關文創商品,並透過專業人員介紹認識布袋濕地生態園區濱海植物、候鳥驛站影片放映及濕地標章宣講暨闖關活動等一系列課程,讓民眾學習濕地環境教育及欣賞在地動、植物之美。
此外,也同步串聯布袋魅力商圈的各店家進行優惠活動,憑今日布袋候鳥季活動闖關卡或於賞鳥點打卡,至布袋魅力商圈活動店家消費,即可獲得優惠,活動日期至3月31日止。
▲布袋鹽田濕地是欣賞候鳥的最佳聖地,圖為黑面琵鷺。(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關於此 post 的討論